前言:前往渴望生活的關鍵
人處在充滿資訊的環境中,時常會接受到刺激,遇到某些事會產生一些情緒,伴隨情緒而來的是反射性反應,這些反應是基於過去經驗的累積,下意識地要保護自己。當我們無意識地重複相同的反應、體驗相同的感受,就不大可能出現不同的結果。
但,並非要管理我們的情緒,而是覺察現在的情緒、理解並接受它,辨認我們的模式與引發反射性反應的觸發點,然後有意識的做出下一個選擇、給出回應。
讓自己前往渴望生活的關鍵:
覺察到刺激>看到刺激與回應之間的距離>選擇回應刺激的方式
自我覺察是什麼?
「自我覺察」(Self-awareness)是一種意識自己思想、感受、行為和環境的能力,並且能夠以客觀的方式觀察和了解自己的內在狀態,提高生活品質、並達到自己渴望理想的目標。在許多領域提倡和應用自我覺察。
宗教
佛教中的正念,強調在當下的覺知。冥想和觀察呼吸是佛教修行者培養正念的常見方式。正念的實踐有助於了解自己的思緒、感受和行為,並前往心靈覺醒的目標。
基督教中的祈禱,可視為一種自我覺察的形式。在基督教的修行中,個人被鼓勵反省自己的行為和與神的關係。
這些宗教和哲學傳統中的自我覺察實踐可能有不同的形式,但共同點是強調通過觀察自己,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,以達到覺醒和超越物質層面。
身心靈
身體、心理和靈性三者的綜合體驗。自我覺察可以被視為實現身心靈整合的方法,它有助於個體更全面地感知、理解和連結身體的感覺、心理的狀態以及靈性層面的需求。
自我覺察經常與冥想和正念實踐相結合,有助於放鬆身體、減輕壓力、平衡情緒、平靜心靈,同時提高對當下的覺知。
心理學
心理學強調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和理解,自我覺察在心理治療、心理輔導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心理學家和臨床心理學家常常使用自我覺察的技術,幫助個案更好地了解和應對心理健康問題。
領導管理
對自己行為、價值觀和動機的認知,能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,及敏銳地感知和應對他人的情緒。並定期反思自己的領導風格,理解和管理與他人的關係,這包括團隊成員之間的相處、解決衝突以及建立積極的合作氛圍。
領導者在自我理解、情緒管理和人際關係方面的基礎,有助於發揮更卓越的領導效能。
自我覺察相關的理論
自我覺察與心理學的自我決定論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性:
自我決定理論(Self-Determination Theory, SDT)強調人尋求滿足三種基本的心理需求:自主性、能力感和人際關係。自我覺察在這一理論中被視為實現自主性的重要一環,透過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,更能自主地選擇和追求生活目標。
自主性(Autonomy):強調個人的自主性,即個人感受到自己行為的自主性程度。自我覺察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價值觀、目標和需求,這對於實現自主性至關重要。
能力感(Competence):強調個人追求發展和提高技能的動機。自我覺察有助於個人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弱點,進而有針對性地發展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感。自我覺察也讓個體更容易辨識到自己的成功,從而增強能力感。
人際關係(Relatedness):強調個體尋求社會連結和支持的需求。自我覺察有助於個體更好地理解自己在人際互動中的角色、需求和期望。透過自我覺察,個體能夠建立更健康、有意義的人際關係。
強調個人深入了解自己內在狀態,並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為和選擇,為自主性、能力感和人際關係的滿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
自我覺察方法,融入生活3步驟
1.設立目標:閉上眼睛想想,你渴望5年後的生活狀態是如何?基於自己的渴望,給自己設立短期1-4週的微小目標,並開始行動。
2.建立自我覺察習慣:每天固定10分鐘,例如早晨醒來、晚上入睡前,或是午休時,寫下幾句話、冥想、或簡單地安靜思考。特別留意身體的感覺,包括緊張、放鬆、疲勞等,身體狀態常常反映出當下情緒和心理狀態。
3.檢視目標達成狀況:如果沒有達成目標,這就是自我覺察的關鍵時刻, 檢視行為模式,看看是否存在固定的反應或習慣,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目標的達成,可能包括拖延、過度分析、害怕冒險等行為。
行動達成目標過程,可能存在某些限制性信念,或許是自己對能力的懷疑、對成功的恐懼,這會成為達成目標的阻礙,請參考文章信念的力量。
通過自我覺察,持續地關注自己的行動和達成目標結果,能夠及時發現自動化的反射性反應。有助於調整自我狀態、重新有意識地選擇,讓自己更靠近自己理想的目標。
結論:關鍵是「你渴望過什麼樣的人生?」
人生中,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嚮往的一天是怎麼過的?當自己80歲時沒做過什麼事、會讓你覺得很後悔?
基於自己的願景,
留意自己的情緒和反射性反應,
有意識地調整狀態,重新做選擇、你擁有無限的可能性。